党建中心
学习党史
以史为鉴,向光而行——从百年党史中汲取法治建设的奋进力量
最近我们组织了一场学习党史的活动,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,也是最好的营养剂。在律师事务所组织的党史学习活动中,我们通过重温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,深刻感受到党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中蕴含的法治智慧。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,不仅是一部为人民谋幸福的奋斗史,更是一部以法治保障国家长治久安的探索史,为新时代法律人提供了丰厚的精神滋养和实践指引。
一、党史中的法治基因:从“刀制”到“水治”的文明跃迁
翻开党史画卷,法治建设始终与党的事业同频共振。从井冈山时期制定的《土地法》,到延安窑洞里的《马锡五审判方式》;从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诞生,到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布局,中国共产党始终以“法安天下”的胸怀推进制度创新。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,“科学立法、严格执法、公正司法、全民守法”的十六字方针,彰显了党对法治建设规律性认识的升华。作为法律人,我们深刻认识到:法治不是冰冷的条文堆砌,而是承载着“江山就是人民”的温度,这要求我们始终以人民为中心,让法律成为维护公平正义的坚实盾牌。
二、党史中的精神密码:以“赶考”清醒践行职业使命
党史学习让我们读懂“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”的深层逻辑。无论是长征路上的“半条被子”,还是改革开放的“春天的故事”,共产党人始终以“我将无我”的境界诠释责任担当。这种精神传承对律师行业具有特殊启示:在代理每起案件时,我们都要以“如我在诉”的意识体察当事人疾苦;在化解矛盾纠纷时,要秉持“枫桥经验”的智慧追求案结事了;在面对利益诱惑时,更要以“延安整风”的清醒筑牢廉洁底线。法治建设需要千万个“张思德式”的平凡坚守,这正是党史给予法律人的职业启示。
三、党史中的时代答卷:在法治轨道上书写新篇章
站在“两个一百年”的历史交汇点,党史学习更赋予我们前瞻视野。从“一带一路”法治保障到自贸区制度创新,从营商环境优化到乡村振兴法律服务,新时代赋予律师更广阔的舞台。我们当以“功成不必在我”的境界和“功成必定有我”的担当,在涉外法律服务、公益诉讼、企业合规等领域展现专业价值。特别是要运用党史中“调查研究”的法宝,深入基层掌握社情民意,让法律服务更接地气、更有实效。
历史照亮未来,征程未有穷期。通过党史学习,我们更加坚定了“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律师”的信念。让我们以党史为镜,永葆“闯”的精神、“创”的劲头、“干”的作风,在全面依法治国的伟大实践中,书写属于新时代法律人的精彩篇章!